|
《西游记》主题探究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西游记文化网
发布时间:2015-8-10 阅读:8746次 |
由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故事演化而来的神怪小说《西游记》,经过七百多年的流传、演化而成。小说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为主线贯穿全书,以神话世界为背景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世态人情,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就像这条线上的一颗颗珍珠,使全书情节延续又能自成段落,读来使人感觉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神话小说,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围绕着取经这条主线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无不涵盖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正因如此,“《西游记》是一部怎样的书?”成为了人们长期争论的主要话题。《西游记》通过取经故事,主要写了两个取经人物——唐僧、孙悟空,本文将以师徒二人取经原因为研究对象,对《西游记》的创作主题展开论述。 一、唐僧取经原因分析 《西游记》对取经由来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小说第八至十二回,从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的某日,如来升座说法讲起,至三藏领命西行,正式拉开了西游取经的序幕。因此,要分析唐僧取经的原因,主要从这部分着手,而对唐僧取经的原因学者们历来有不同的争论,观点主要有三种: 1.取经是朝廷的需要。《西游记》第十二回写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认为唐僧取经是因为朝廷的需要,是唐太宗受了泾河龙王鬼魂的惊吓,神游地府,要用大乘佛法超度死在他手下的冤魂,因此唐太宗派遣唐僧去帮他取经。 2.取经是发扬佛教的需要。《西游记》第八回,如来说需要东土来人取经的原因是:“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正因如此,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路上除了斩妖除魔,还宣扬了佛法无边,诸如说祭赛国、灭法国、车迟国等原本毁佛灭僧的国家最后都纷纷尊崇佛教。 3.取经是佛教不同发展时期的反映。纵观佛教发展史可以看到,大约公元5至6世纪中期大乘佛教兴起,至隋唐形成诸多宗派并逐步占据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西游记》第十二回观音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便是认为大乘优于小乘,更应该在东土流传,这一时期的唐僧取经便是在大小乘佛教之争历史发展趋势下顺势而生的 活动。 以上三种观点在书中都有迹可循,因此都有各自的道理。而笔者认为,如果不去关注政治、宗教的因素,从唐僧自身的角度出发,那么唐僧取经其实是在普度众生、劝人为善这一大爱精神观照下的行为,充满了人性的关怀。 小说《西游记》****谈到取经一事是在第八回,如来在评价“四大部洲”时说:“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可见如来传经的目的在普度众生、劝人为善。但如来不是将“三藏真经”直接叫人送入南赡部洲,却是“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这也暗示了取经将会是困难重重,非有毅力之人不能完成的事。明代李贽对此曾评论道:“如来忒也妆腔,然不妆腔不得,只为东土愚顽故耳。”综合分析,如来对取经人的要求就一目了然了:要有普度众生、劝人为善的慈悲之心,又要有面对困难的毅力与勇气。 那么,为什么唐僧最后能成为取经的人选呢?这就要从小说的《附录》来分析。《西游记》小说共一百回,唯一的一个特殊章回《附录》放在了第八回结束后,而不是按小说正常章回排序为第九回,在这一特殊的《附录》里只交代了一个故事——唐僧身世的由来。唐僧一家因贼人见色起意弄得家破人亡,父亲被害沉江,母亲被贼人霸占为妻,虽然最终贼人束首,家仇得报,父亲归来,但母亲自尽身亡,唐僧自己也最终回到金山寺继续做了和尚。可以看出,唐僧的身世十分可怜,他的家庭正是因为世人的“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才经历了诸多变故。而且唐僧自小在金山寺长大,在寺院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充满了慈悲心,身世与修养的碰撞完全有可能让他产生想要“劝人为善”的想法。而当时盛行的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的小乘佛教满足不了他的需要,在这时,如来的“可以劝人为善”的大乘三藏真经正好满足了唐僧的需要。唐僧身世坎坷,在得知家仇后能隐忍不发,暗中奔走联络各方,最终得报家仇,可见唐僧的性格中坚忍、勇敢的一面,这样的性格才有可能完成如来对取经人“苦历千山,询经万水”的考验。至此,小说《附录》以插叙的形式,交代了唐僧的身世,也为唐僧的人物性格奠定了基调:慈悲心、毅力、勇气。这些条件正符合了如来寻找的取经人的要求,于是有了唐僧西天取经。因此笔者认为,唐僧取经的目的与如来传经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普度众生、劝人为善,取经是充满了人性的行为。 二、孙悟空取经原因分析 《西游记》****回曾说:“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看得出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日子是自由自在的。接下来小说用六章描述了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官封 齐天大圣,最后“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西游记》以整整七回的篇章,把孙悟空塑造成了一个神通广大、无法无天的美猴王形象并且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但在第十四回被迫皈依佛教后,孙悟空就一心一意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的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孙悟空从无法无天到忠心耿耿的前后转变之突然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第八回如来在遣观音去寻找取经人之前,曾给了她三个金箍:“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可以看出通过金箍收徒的行为明显带有强迫改造的性质,而这个金箍却是唐僧“骗”孙悟空戴到头上的!这更让人疑惑:为什么原本敢大闹天宫、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会突然心甘情愿地保护一个骗自己戴上金箍、束缚自己自由的人去取西经呢? 从小说塑造的孙悟空形象,研究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他具有勇猛顽强、无畏无惧、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此外,他还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性格优点,就是他有情有义、做事有始有终,尤其是在猪八戒缺乏信心和恒心、遇事半途而废,或动辄要“分行李”“散伙”,或者临阵脱逃的角色衬托下更为明显。基于这种认识去分析孙悟空取经的原因,笔者以为,孙悟空取经前后的性格是一致的。 孙悟空为什么取经?第八回中,观音奉旨到长安寻找取经人,路过五行山,遇到了孙悟空,当时孙悟空被如来“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正是一筹莫展的时候,而观音给他提的条件:给取经人“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这是孙悟空脱离当前困境的唯一希望,所以孙悟空答应保唐僧取经。前面已经分析过,取经路上困难重重,因此,光有唐僧的毅力与勇气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同样具有毅力与勇气,同时又神通广大的英雄人物,才能保证取经队伍一路平安地到达西天。小说前七回作者倾力塑造的神通广大、无法无天的美猴王孙悟空正是被压在五行山下动弹不得,正好满足这个需要。由此可见,孙悟空取经的原因其实缘于一个承诺。他皈依佛教也不是完全自愿的,因此他对佛祖道君以及九天之上的神、五湖四海的仙都不是那么毕恭毕敬的,甚至时不时还会出言讽刺、辱骂,这与他大闹天宫时无法无天的性格是一致的。而孙悟空有情有义、做事有始有终的性格因素下,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答应取经,那么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底,所以第三十一回孙悟空就算因为唐僧被妖怪欺骗将其逐出师门,也仍然坚持认为:“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这也可看出,孙悟空取经不为“修正果”,只为一个承诺,这正是一个英雄人物的真性情,充满了人情味。 三、《西游记》主题分析 “《西游记》是一部怎样的书?”“《西游记》的主题是什么?”这是人们长期争论的话题,从明清到今天,各家各执一词没有定论。其中又以“旧说”和“新说”最为重要。“旧说”以明清时期的道家说、佛家说、儒家说为主,如“其不著为道书,而反归诸佛者,以佛主清净,与道较近。道教漓其真久矣,且陷于邪者,习之不正,足以误人而病国。故以佛为依归,而与道书实相表里。此《西游记》所由作也”(清·含晶子《西游记评注自序》);或“《西游》即孔子穷理尽性至命之学”(清·刘一明《西游原旨读法》)等,此类“旧说”认为《西游记》说天道、传佛法、讲修身,带有明显的宗教、伦理印记。“新说”出现于民国时期,主要以胡适的“趣味说”和鲁迅的“游戏说”为主。胡适在《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中说:“这部《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它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鲁迅认为《西游记》:“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谈。尤未学佛,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中国小说史略》),此二位学者对《西游记》的创作主题予以论述,认为认宗教、神话只是作者创作的手段,而“趣味”“游戏”才是作者创作的主要原因。 《西游记》产生的明代,儒释道三教并行,作品创作难免带有时代的烙印,带有宗教、伦理色彩。但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来看,小说是伴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文学样式,供民间娱乐消闲是小说的****功能。以此看来,以胡适、鲁迅二位学者为代表的“新说”更符合《西游记》的创作主题。 以本文研究的角度来看,取经的主要人物唐僧虽然性格中有迂腐的成分,偶尔也有怯懦的行为,但他取经旨在普度众生、劝人为善,这使他最终能以坚定信念的毅力,在明知取经路困难重重仍然迎难而上的勇气 支持下,到达西天完成取经的重任,这是一种至情至性的行为,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而取经的另一主要人物孙悟空,为了完成保唐僧取经的承诺,坚持本心,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塑造了一位英雄人物的真性情,充满了人情味。加上《西游记》“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由此观之,笔者认为,《西游记》更是一部融入了社会现实的世态人情、具有十足“人情味”的小说,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 |
|
|
|